2017年入冬以来,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,且仍处于上升态势。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制定了《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(2018版)》诊疗方案,指导各地开展医务人员培训,做好当前流感医疗救治工作。
基层医生作为国家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,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指出,基层医务人员要提高对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、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意识和能力,基层医务人员要做好流感患者常规诊疗,对疑似重症患者,应指导和帮助患者及时转诊到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。
然而,当前磷酸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供不应求,尤其是个体诊所,正如我们许多基层医生感慨的,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、帕拉米韦诊所一般不会进,也进不了,而且贵。面对此情形,基层医生怎么才能做好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、早期抗病毒治疗,怎么做好这一波流感的防治工作呢?
基层医生网医学组参考国家《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(2018)》,并结合基层临床实际,整理出如下治疗方案,供基层医生参考。
一、基本原则
1.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。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,保持房间通风。
2.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,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。
3.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、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。
4.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。
二、辨证治疗
1.风热犯卫型
临床表现:发病初期,发热或未发热,咽红不适,轻咳少痰,无汗。舌质红,苔薄或薄腻,脉浮数。
基本方药: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。银花15g,连翘15g,桑叶10g,菊花10g,桔梗10g,牛蒡子15g,竹叶6g,芦根30g,薄荷(后下)3g,生甘草3g(煎服法: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加减:苔厚腻加藿香10g、佩兰10g;咳嗽重加杏仁10g、炙枇杷叶10g;腹泻加黄连6g、木香3g;咽痛重加锦灯笼9g、玄参15g。若呕吐可先用黄连6g,苏叶10g水煎频服。)
常用中成药(疏风解表、清热解毒类):口服类如抗病毒口服液、连花清瘟胶囊、银翘解毒颗粒等,儿童可选儿童抗病毒口服液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、儿感退热宁等。针剂如苦木注射液(海立新)、炎琥宁、清开灵等。
2.热毒袭肺型
临床表现:高热,咳嗽,痰粘咯痰不爽,口渴喜饮,咽痛,目赤。舌质红,苔黄或腻,脉滑数。
基本方药:麻杏石甘汤加减。炙麻黄5g,杏仁10g,生石膏(先煎)35g,知母10g,浙贝母10g,桔梗10g,黄芩15g,柴胡15g,生甘草10g。(煎服法: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加减:便秘加生大黄(后下)6g;持续高热加青蒿15g、丹皮10g。)
常用中成药(清热解毒、宣肺止咳类):口服类如抗病毒口服液、连花清瘟胶囊、银黄类制剂等,儿童可选儿童抗病毒口服液、小儿咳喘灵颗粒、羚羊角粉冲服。针剂如苦木注射液(海立新)、炎琥宁、鱼金等。
3.恢复期——气阴两虚,正气未复型。
临床表现:神倦乏力,气短,咳嗽,痰少,纳差。舌暗或淡红,苔薄腻,脉弦细。
基本方药:沙参麦门冬汤加减。沙参15g,麦冬15g,五味子10g,浙贝母10g,杏仁10g,青蒿10g,炙枇杷叶10g,焦三仙各10g。(煎服法: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。)
注: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,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,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。
三、对症治疗
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,或应用解热药物,如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??人钥忍笛现卣吒柚箍褥钐狄┪?。
四、识别重症患者
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:1.持续高热>3天,伴有剧烈咳嗽,咳脓痰、血痰,或胸痛;2.呼吸频率快,呼吸困难,口唇紫绀;3.神志改变:反应迟钝、嗜睡、躁动、惊厥等;4.严重呕吐、腹泻,出现脱水表现;5.合并肺炎;6.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。
提醒:对疑似重症患者,应指导和帮助患者及时转诊到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。
附:基层医生治疗经验分享
安徽黄山江医师:疑似流感病例一则
患儿男,1岁,10KG
主诉:发热12小时
现病史:患儿于12小时前出现发热,伴畏寒、轻咳,病程中无吐泻、无意识障碍、无皮疹,余无殊,期间使用布洛芬、清开灵,症状未有好转。
既往病史:既往体健,足月顺产儿,最近没有注射流感疫苗。
体格检查:体温:40.4℃(肛门),脉搏:125次/分。发热面容,口唇紫绀、咽充血,扁桃体Ⅰ度肿大,两肺呼吸音粗,未闻及啰音,心率125次/分,律齐,无杂音,余(—)。
初步诊断:疑似流感
处理:
海立新2ml、鱼金注射液2ml、柴胡2ml、猴耳环2g直肠给药 bid*3天。
辅助中药贴敷:将黄苓、金银花、柴胡等比研成粉末用消肿止痛液搅拌均匀贴神厥*3天,将桔梗、浙贝、杏仁、甘草等比研末用消肿止痛液搅拌均匀贴膻中*3天。
口服:奥司他韦15mg bid,儿感退热宁5g tid*3天。
门诊随访,第二天热退伴咳嗽,第三天测肛温37.5℃,咳嗽减轻。个人心得:及时对症处理,控制体温,高热时加用物理降温,预防并发症。
四川成都崔医师
碰到流感病例采用:
对症处理,有烧退烧,抗病毒治疗;连花清瘟胶囊,维生素c口服;
辨证选方用药。预防用:香薷6g,银花9g,厚朴6g,连翘9g,桔梗6g,薄荷16g,甘草5g,板蓝根15g,贯众12g,防风6g,黄芪12g,高热合用白虎汤:知母9g、石膏30g、甘草5g、粳米9g。水煎温服,1天3次。
安徽淮南苏医师
中药贴敷:
用大黄、石膏、南星、栀子、蚯蚓、冰片贴大椎;
用马勃、黄连、黄芩、射干、鱼腥草、儿茶、板蓝根、穿心莲、金银花、冰片、薄荷脑贴天突;
用吴茱萸、神曲、莱菔子、广藿香、砂仁、厚朴、枳实贴神阙。
安徽黄山李医师
治疗流感病人重在中医辨证施治,效果很好。常用麻杏石甘汤,柴葛解肌汤,大青龙汤,柴胡连趐汤。
上述治疗经验来自基层医生俱乐部各大社群基层医生的分享。对于上述的治疗方法,你有哪些心得体会或者有关流感诊疗好的建议呢?欢迎留言骚扰小编。
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,小女孩出生时...
双手皮肤干燥、老化,接触水后皮肤变白、脱皮,水干后...
来源:村医导刊 □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...
5月8日,发表在Cell子刊《Cell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