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俗称“红眼病”
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眼病 一个学生感染 全班都有可能中招 疾控部门提醒大家: 学校、幼托机构和工厂企业等 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聚集性传染 注意做好预防 提醒!红眼病高发! 常见症状 “红眼病”起病较急,潜伏期短。多表现为结膜充血,眼睛红肿、流泪怕光,分泌物增多等,睡醒后眼睛有大量脓性或黏性分泌物,多时甚至上下眼皮粘在一起。晨间醒来,可出现睁眼困难,且有异物、奇痒或灼热感,少数还会出现头痛、发热、耳前淋巴结肿大、滤泡形成,甚至膜状物附着等伴随症状。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和体征,请立即前往医院就诊。 传染性极强 红眼?。ㄒ窖萍毙猿鲅越崮ぱ祝?,属于丙类传染病。是一种传染性极强、传播速度快的急性病毒性眼病,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(EV-70)或柯萨奇病毒A24型病毒变异株(CV-A24v)引起,腺病毒也可引起。 人群普遍易感 多发于秋季,人群普遍易感,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。 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,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。 病后免疫持久性差,康复后仍可以被不同病原体感染而再次发病,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。 学校、幼托机构和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聚集性传染。 感染招数多 急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,以下几种途径也可能会导致感染: 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。 与患者握手等身体上的接触。 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(如毛巾、穿过的衣服、脸盆等),患者摸过的东西(如门把手、公共汽车扶手等)。 接触被污染的水(如池塘水、游泳池水等)。 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物品。 起病急,症状明显 红眼病起病急,刺激症状重。主要症状包括眼内有异物刺激感、眼红、眼部刺痛、畏光、眼部分泌物增多。 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,很快传染到另一眼,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。 红眼病为自限性疾病,自然病程一般为7~10天,预后良好,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。 关于治疗 患眼局部用药可用抗病毒眼液,如0.5%病毒灵眼液,5%吗啉双胍眼液,鱼腥草滴眼液,开始时每小时一次,3天后逐渐减少次数,晚间涂更昔洛韦眼膏或抗生素眼膏。 中药金银花、野菊花、板蓝根、桑叶、薄荷等热熏敷或提取液滴眼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。 具体建议参考临床医生医嘱和药物使用说明。 校园防病“5招” 1. 加强学生健康管理 学校、幼托机构应开展晨(午)检制度,晨检中发现有异样状况或疑似病例者应暂停入园或入校。 培养学生养成勤洗手、不共用生活用品、不揉眼等良好的爱眼卫生习惯。 2. 加强职工健康管理 对职工要开展健康监测,如员工出现相关症状,需尽快调离工作岗位,居家治疗休息。 3.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定期对学习生活环境内的公共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,对于不适宜用消毒剂消毒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暴晒。 4.规范处置病例 在校期间如出现相关症状时,应立即报告校医,并暂停集体活动和他人接触,如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就医,并遵医嘱用药及休息。 经确诊为“红眼病”的患者,隔离管理期为发病7天后,以症状消失为解除隔离的判定条件。 5. 理性应对聚集性疫情 报告病例:学?;蛲杏谆谷绻⑸奂砸咔?,应及时上报辖区疾控中心,按要求开展疫情处置。 做好清洁:保持教室和宿舍良好通风,加强清扫和消毒工作,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门把手、楼梯扶手、桌面等。特别是要做好校内公共场所、公用物品、校车等物品的消毒工作。 家庭防病“3招” 1. 勤通风 居室应经??巴ǚ纾3挚掌魍?。 2. 勤清洁 定期对孩子的餐具、衣物、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,做好家里卫生清洁工作。 3. 注意隔离 若家中有人感染红眼病,应做好隔离措施,防止家庭内传播。 个人防病“4招” 1. 勤洗手 养成勤洗手、勤剪指甲的好习惯,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;避免用手揉擦眼睛。 2. 不共用 不与家人共用毛巾、脸盆、枕头、眼药水、眼镜等物品,个人物品单独存放,避免交叉污染。 3. 常清洗 经常清洗、更换枕套、床单和毛巾等生活用品。 4. 不接触 如眼睛出现不适症状,不要前往游泳池、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,避免与家人直接接触。
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,小女孩出生时...
双手皮肤干燥、老化,接触水后皮肤变白、脱皮,水干后...
来源:村医导刊 □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...
5月8日,发表在Cell子刊《Cell ...